2024-03-13
作者:孙静平
随着企业技改投入的加大企业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对设备管理者、操作者和维修者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课题如何在传统设备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从生产实际出发更新观念有所创新使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逐步适应现代化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确保生产高效运行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
01 设备组织管理
设备不仅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主要经营资本和企业生产力的主要构成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获取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企业设备管理的目标
企业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优化企业资本构成和设备资源配置运用各种经营管理手段降低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适用性。
什么是设备的组织管理?
设备的组织管理就是按生产流程对设备管理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构用跨职能团队组织结构替代单一职能结构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组织。而选用那些设备知识丰富的复合型人才或多技能的操作人员进入设备管理队伍建立一支由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组成的三位一体全员化设备管理队伍。同时建立《设备管理制度 》、《配件管理制度 》、《修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等行之有效的相应的一套规章制度。是实现合理的设备管理的主要保证。
如何进行设备管理?
在设备的管理的全过程中应该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以达到良好的投资效益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随着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要涉及许多新技术例如:计算机和软件技术、数控数显技术、电液自动化技术等。因此必须尽快提高设备管理与维修人才素质培养出既有实践经验和能力又有一定理论水平掌握现代化新技术的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才能管理好、维护好现代化设备。设备维护良好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就有保障才能完成预期的产值、成本、利润目标。因此要积极努力地抓好设备基础管理、现场管理、维修保养、定期检修、技术改造使设备确保生产。
02 重点设备管理
随着技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大量技术先进、装备精良、自动化程度高的先进设备迅速增加。要管好这类重点设备必须注重以下二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
建立、健全设备技术档案对重点设备的全寿命管理至关重要应建立各重点设备的设备台帐、卡片与备件清单认真记录设备的使用和故障情况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为管理与维修提供必要的信息。对重点设备更应该建立机、电、液、操作人员四位一体的新的维修体系掌握各技术环节迅速提高各有关人员的技能水平一旦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快速判断和解决。同时着眼于 “强保养零等候 ”以 “强保养 ”为基础保证重点设备的故障及时处理。
(2)作好重点设备的现场管理
保证重点设备安全、稳定、有效运行还必须作好重点设备的现场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和润滑管理等。
对重点设备实行特护管理减少重点设备的人为劣化减少因缺乏保养而造成的停机。加强现场管理、建立重点设备的技术资料与技术规范对重点设备定期检查、定期监测。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 使用和维护规程坚持设备巡检交接责任制。
专业技术人员要 “四到现场 ” 。即:
①设备管理到现场;
②设备检查到现场;
③设备工作协调到现场;
④设备问题处理到现场。
与此同时建立全员生产保养体系提高员工素质与设备效率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只有将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整合到现场管理中来才能保证设备的清洁、保证作业的规范化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03 备件管理
在企业设备管理中备品配件管理是一项繁琐且易出差错的工作。备品配件往往品种多资金占用大如何优化备件管理作到计划准确储备合理管理先进为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创造条件是很主要的问题。
什么是备件计划管理?
备件计划管理是在满足生产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备件储备限度减少资金占有应该制定 《备件计划管理规定 》、《备件库房管理规定 》、《备件入库、保管、发放管理规定 》等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备件管工作的标准。同时规范统计工作力求作到管理有制度、计划有依据、储备有标准、资金有控制使备件 管理进一步规范化。
目前企业中较为先进合理的备件管理为ABC管理模式。按其重要性、易损程度、消耗情况及国产化替代的难易性等分别加权分为ABC三大类。将消耗量大、易损的备件如:油封、皮带等定为A类;将更换较为频繁的成品件类如:电机、限位开关等作为B类;将其余的消耗量不大、使用周期相对较长的备件归于C类。
对重点设备特别是进口设备应加强零备件供应的预测性研究根据历年备件的消耗情况制定合理的备件计划避免盲目订货造成积压和浪费。对进口设备的配件力求国产化对国内生产厂家能够生产替代的可组织攻关小组进行研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备品配件的国产化。
04 加强状态监测提高设备预知维修水平
设备维修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传统的维修主要包括:设备的日常维修和保养、计划检修和抢修。随着企业设备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普及传统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迫切需要一种更科学、更先进的设备维修管理方式提倡设备维修以预防为主由定期维修方式转为预防性维修是目前国外企业采用的新的维修理念。
所谓预防性维修主要有三个方面:
1)在计划检修的基础上强调以预防为主并加入保证措施;
2)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对设备进行状态监测的故障诊断随时了解设备运转情况及早发现故障苗头从而主动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设备可靠性。
设备故障有可预防和不可预防之分。可预防故障多说明设备的预防维修工作做得差;不可预防的故障多说明设备本身的可靠性差。据资料显示可预防的设备故障约占设备总故障的70%有 30%的故障是不可预防的。所以要控制设备的故障率主要从提高预防维修能力和设备的可靠性两方面入手。
不管维修理论和维修技术如何发展预防维修是维修工作的基本原则只有千方百计做好预防维修工作才能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减少计划外停机时间节约维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预知维修方式是根据检测结果视设备的具体状态确定合适的修理时机和更合理的修理方法为设备的预知维修期提供可靠依据克服了定期维修或抢修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设备性能下降避免了维修的盲目性使维修工作简捷易行大大缩短了维修工期。
在提高设备预知维修水平工作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岗位日常巡检。制定严格的巡检制度考核细则使当日值班人员在日常巡检中做到有章可循彻底杜绝只巡不检、潦草应付的现象发现异常及时修理;
2)设备专业点检。通过利用人的感官和各种检测仪器以一定的原则和技术标准为基础对设备进行全面、细致、实时、动态的检查并将检测结果分析统计获得准确、及时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来指导设备维修。
3)专业精密点检和技术分析。在设备专业点检的基础上对状态发生变化的设备进行更深一层的技术检测跟踪分析。
4)设备劣化趋势管理。在已建立的设备状态档案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分析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状态劣化的规律并将此规律作为预知维修的重要依据。
5)设备工作环境管理。设备有自己的佳工作环境设备的润滑及周围环境都属于设备的工作环境。因此保证设备工作环境良好是提高和巩固设备完好状态的重要因素也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05 设备维修费用管理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企业产品低成本化的趋势迫切要求维修工作以的维修费用达到好的维修效果。设备维修费用的预算和使用是否适当将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样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设备维修费用管理的目的是合理使用维修费用以尽可能低的费用达到规定的生产效率水平。在设备维修费用的管理工作中应从编制设备维修费用的预算、控制维修费用的使用以及分析设备维修费用效果三个方面着手。做到维修有记录、消耗有定额、统计有报表、损耗有分析。通过经常分析总结提高修理质量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确保生产和维修质量的前提下对维修费用有巨额节约表现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来源:《大型铸锻件》
(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智能型录
企业公众号